● 常规光学参数:亮度、对比度、色域、视角、反射率、眩光等级、响应时间、BlackMura、残影等。
● 环境适应性专项:强光环境可视性测试、高低温光学性能测试(-40℃~85℃循环下亮度 / 色温变化)、防眩光等
汽车显示器(含车载中控屏、仪表盘、HUD 抬头显示、后排娱乐屏等)作为车载场景的核心人机交互部件,其光学性能直接决定驾驶员与乘客的视觉安全性(如强光下可视性)、信息读取效率(如导航画面清晰度)、环境适应性(如高低温下的稳定性)及长期使用可靠性。
汽车显示器光学测试旨在:
性能评估:确定汽车显示器的强光可视性、全视角光学一致性、高低温光性能稳定性、动态画面响应速度、防眩光性能等核心光学性能。
质量控制:检测车载显示器生产及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光学缺陷(如HUD 光路偏移造成的虚像模糊)。
研发优化:为车载显示技术迭代(如 Mini LED 背光在仪表盘的分区控光应用)、耐高温 / 抗振结构设计、车载专属材料升级提供数据支持。
标准合规:满足车载行业的专属光学性能与可靠性指标要求(如 ISO 15008《道路车辆 - 车载信息系统环境条件》、AEC-Q101《汽车电子组件可靠性》、GB/T 32402-2015《车载显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》中关于亮度均匀性、抗眩光的规定)。
光学项目包括:
● 常规光学参数:亮度、对比度、色域、视角、反射率、眩光等级、响应时间、BlackMura、残影等。
● 环境适应性专项:强光环境可视性测试、高低温光学性能测试(-40℃~85℃循环下亮度 / 色温变化)、防眩光等
车载 HUD 光学测试系统
汽车 HUD(抬头显示)将信息投射至挡风玻璃 / 专用屏,兼顾清晰度与驾驶安全,评估重点:
光学项目包括:虚像核心参数测试(虚像距离 / 大小 / 畸变率、像素清晰度)、强光可视性测试、夜间防干扰测试(投射光外泄量、避免对向车辆眩光)、高低温投射稳定性(-40℃~85℃下虚像清晰度 / 位置变化)、驾驶员视角适配测试、AR-HUD 增强现实叠加精度(虚拟导航箭头与真实路况的对齐偏差)等测试。
汽车 CMS(摄像头监控系统)替代传统后视镜,需通过摄像头 + 显示屏还原车外环境,核心指标:
● 成像光学:摄像头动态范围、显示屏色彩还原、帧率;
● 环境耐受性:摄像头镜头抗眩光、显示屏高低温、防水雾干扰;
● 视距与安全:显示屏视角、动态画面延迟,确保与驾驶操作同步,无信息滞后风险。
● 标准合规:满足车载 CMS 专属行业指标要求(如 ISO 16003《道路车辆 摄像头监控系统 (CMS) 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》、GB/T 38892-2020《汽车用摄像头监控系统》、AEC-Q100《汽车电子组件可靠性》中关于摄像头模组与显示终端的光学规定,及欧盟 ECE R145《关于批准摄像头监控系统 (CMS) 替代机动车后视镜的统一规定》中视野、成像质量的要求)。
光学项目包括:摄像头光学参数测试(分辨率 / 动态范围 / 畸变率、低光灵敏度、色彩还原精度)、显示终端光学测试(亮度 / 色准 ΔE / 对比度、响应时间 / 刷新率)、恶劣天气适配测试(模拟雨雾雪环境下的成像清晰度、镜头防雾 / 防水性)、强光 / 逆光测试、高低温光学稳定性、图像处理延迟测试(动态画面传输与显示延迟≤100ms)等测试。
汽车照明系统涵盖 headlights(前照灯)、尾灯、车内氛围灯等,其光学性能直接决定驾驶员的夜间 / 恶劣天气视野安全性(如远光照射距离)、行驶信号传递准确性(如尾灯警示可见性)、对向车辆防眩光保护、及复杂路况(雨雾 / 弯道)的照明适配能力。
汽车照明光学测试旨在:
验证照明系统核心光学参数(前照灯光型 / 亮度/色温、尾灯可见角、雾灯穿透率)是否符合车载设计与法规指标;
评估照明系统在车载特工况下的稳定性(如 - 40℃~120℃高低温、雨雾天透光性能);
为照明技术选型(如激光前大灯、自适应远光 ADB)、光型优化(如防眩光光型设计)及安全适配提供数据支撑。
性能评估:确定汽车照明系统的前照灯光学特性(近 / 远光光型合规性、照射距离 / 宽度、亮度均匀性)、信号灯光学性能(尾灯 / 转向灯可见角、亮度一致性、闪烁同步性)、恶劣天气适配性(雾灯雾天穿透距离)、防眩光效果(对向车辆视角的光强控制、ADB 自适应调光精度)、内饰功能灯实用性(仪表盘背光均匀性、氛围灯无眩光干扰)等核心光学性能。
光学项目包括:前照灯测试(近光 cutoff 线清晰度、远光照射范围 / 距离、光型畸变率、雨雾天穿透率、亮度与均匀性测试、色温等)、信号灯测试(尾灯 / 转向灯的发光强度、 可视角、闪烁频率等)、雾灯穿透性测试(模拟雾天环境下的照射距离、透光率)、车内氛围灯照明测试(亮度可调范围、色温、均匀性)、高低温光学稳定性、长期光衰测试、防眩光测试等测试。